感悟延安窯洞
我的印象中,延安是近代中國革命的圣地,是中國工農紅軍歷經艱難險阻不斷發(fā)展壯大,經過抗日戰(zhàn)爭、解放戰(zhàn)爭的腥風血雨,最終奪取全國政權的地方;同時又是一個條件艱苦,遠在天邊的邊陲小鎮(zhèn)。我們一路走來,拜謁黃帝陵寢;觀賞黃河瀑布;游覽黃土高坡;當夜色正濃時,巍巍寶塔山終于映入了我們的眼簾。
到了延安,感覺卻大不一樣。延安雖在山溝溝里,但海拔只有800米,雖說山都很低矮,山勢很柔和,但山上都是那郁郁的樹木,綠蔭叢叢,恰似千軍萬馬,一派生機盎然;一條鐵路穿城而過,宛若臥龍騰空出世;璀燦的燈光更是把整個延安城點綴得五彩紛呈。
而留給我印像最深的、也是最具特色的要數延安的窯洞。窯洞前面的木雕花格子窗,是延安最美的風景,那一孔孔的窯洞如一座座豐碑屹立在延安的山川大地上。窯洞,在我頭腦里變得鮮活而生動。那一處處的舊居,仿佛又把我們帶入那崢嶸的歲月,偉人毛主席的身影在腦海中浮現!
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鳳凰山、楊家?guī)X、棗園、王家坪居住過,這里也是曾經領導和指揮中國革命成功的地方。那時候,土得掉渣的窯洞里藏龍臥虎,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青年和學生,甚至吸引著世界的目光。在楊家?guī)X毛澤東的故居,是3間十分簡陋但清清爽爽的窯洞,陳列著木床、木椅、木盆等最簡陋的辦公生活用具。此情此景,撫今追昔,真是感慨萬千。
在楊家?guī)X的山角下,有一個小小的會議室,這就是當年舉行延安文藝座談會的地方。棗園的綠蔭深處,是當年毛澤東、劉少奇、周恩來、朱德等住過的窯洞。這里的陽光明媚,風景美麗,就在這幽靜的窯洞中,一代偉人叱咤風云,指點江山,主宰著中國革命的前途和命運。
延安的窯洞樸實得如同一捧黃土。它背靠高山,腳踩大地,堅固牢靠,巋然不動。延安的窯洞是不可戰(zhàn)勝的,它與黃土地血肉相連,密不可分。我覺得延安窯洞是一種精神的象征,象征著艱苦樸素,艱苦奮斗,頑強不屈,奮不顧身……。
窯洞是一個奇跡,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個奇跡,也是世界革命史上的一個奇跡。延安窯洞,引起了全世界關注的目光。在延安,你總可以看見窯洞內外人群熙攘,中國人,外國人,都是一樣驚奇的目光。
離開延安的時候,我禁不住頻頻回首。美麗的花格子窗,窯洞的門前掛著的紅辣椒,坦平的原野與壓枝的果實....,將永遠珍藏在我記憶的最深處,成為一道永遠靚麗動人的風景線,催我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,時刻牢記延安精神,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,處處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,為公司的跨越式發(fā)展,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。